陈辉
在河北省涿州市楼桑庙村北侧的黄土坡上,长眠着一位年仅24岁的南国儿郎,他的抗日事迹在当地老百姓中广为流传。他,就是为抗日奉献了生命的共产党员、革命诗人陈辉烈士。
1 “到烧得最红的土地上去”
1920年9月出生在常德县牟家桥村的陈辉,原名吴盛辉,“陈辉”是他奔赴延安以后改的名。不满3岁便失去了父亲的他,全靠母亲抚养成人。他从小善诗能文,1932年考人省立常德中学后,受到进步思想的熏染。北平“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爆发后,他积极投身爱国斗争,组织抗日青年同盟,加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湖南省立常德中学小分队。1938年2月,由帅孟奇领导的中共常德特别支部建立后,他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当有人问起他的入党想法时,他是这样说的:“马列主义告诉了我,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人吃人的血腥世界;它也启示了我,只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可诅咒的人!”
随着日军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民族危亡日益加重,陈辉深感“有志青年只能起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哪能不顾国家存亡,躲在高墙深院大做考学的迷梦?”1938年6月,他在省城长沙完成应届高中毕业生军训回到常德后,即向党组织提出了到革命圣地延安去的请求,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充满激情的话:“啊,我长大了,我长大了,我长大了!当抗战的神圣火炬,在国土的一角高烧高笑的时候,我要走了,我选择了我自己的路途,我要到笑得最好烧得最红的土地上去。”
1938年7月的一个夜晚,在党组织的帮助下,他与常德中学的几名同学告别了家人,离开了故土,踏上了征途。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跋山涉水,终于到达了梦寐以久的延安,进人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他对这块“笑得最好烧得最红的土地”感到十分新奇。在给姐姐吴盛芳的信中说:“我冒着巨大危险,安全到达目的地。这是座革命洪炉,千百万爱国青年汇集成革命洪流,我要为祖国而歌唱,为祖国而战斗。”
将近一年的抗大学习,使陈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诗情奔涌,写下“远方,有风砂掠过树林,我的年青的血啊,它呼喊着:辉啊,勇敢地献给——祖国,献给——母亲!”的诗句,抒发了献身祖国的强烈愿望。
2“举起诗的枪刺”
1939年5月,陈辉被分配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工作,担任通讯社记者。领导上本想将他留在《晋察冀日报》编辑部,但他坚决要求到炮火连天的前线去。经领导批准,他乘夜越过平汉铁路,来到北平西部地区,进行实地采访。
抗日前线火热的斗争生活,孕育了陈辉旺盛的创作欲,他写出了一篇又一篇报道,创作了一首又一首新诗,发表在《晋察冀日报》、《群众文化》、《诗建设》、《子弟兵》等报刊上,用诗作枪刺,满腔热情地歌颂共产党,歌颂祖国,歌颂根据地抗日军民的英雄业绩。
针对“北方是悲哀的”论调,他在《为伊甸园而歌》的诗中把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比作新的伊甸园,讴歌了这里的土地、人民和他们的领袖毛泽东:
“我的晋察冀啊,
你的简陋的田园,
你的质朴的农村,
你的燃着战火的土地,
它比天上的伊甸园,
还要美丽!
每一条山谷里,
都闪烁着,
毛泽东的光辉。
低矮的茅屋,
就是我们的殿堂,
生活——革命,
人民——上帝。
激烈的战争环境,熔铸了陈辉短促艺术生涯中最优秀的述志诗篇:《为祖国而歌》。这首长达110行的诗,抒发了革命战士对祖国的崇高感情,其中一节是这样写的:
祖国啊,
你的爱的乳浆,
养育了我,
而我也将以我的血肉,
守卫着你。
陈辉还写了不少诗篇,歌颂晋察翼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斗争,《将军》描绘了军区司令员聂荣臻骑马奔驰的英姿和模范守纪的品德;《夏娃和亚当》则写了一个年轻姑娘为保护正被日寇追杀的区长,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谎称区长是自己的丈夫并亲吻他的嘴唇的故事。他还创作了一些抗日歌曲,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由他作词作曲的歌曲《跟着中国共产党》,曾经长期在根据地内流传:
日本鬼子像只狼,
狼来吃老百姓的羊,
八路军就是一根打狼的棒。
老乡们啊,
咱们要跟着中国共产党。
日本鬼子像一只狗,
狗来啃中国人的骨,
八路军就是打狗的大石头;
老乡们啊,
咱们要跟着中国共产党向前走。
陈辉在晋察翼根据地创作的一百多首诗歌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诗集取名《十月的歌》,诗人田间在序言中写道:“陈辉是‘十月革命的孩子’,他手上拿的是枪、手榴弹和诗。年轻的他投人了战斗,为人民、为祖国、为世界,写下了崇高的赞美词。”
1940年秋,陈辉离开了晋察冀通讯社,调到房(山)、涞(水)、涿(县)三县联合政府工作,担任青年救国会的宣传委员。陈辉来到这里后,身穿当地农民的服装,与县青救会的同志一道深入到拒马河畔的村庄里,发动和组织青年。两个多月就在60多个村庄建立起青年救国先锋队,白天从事农业生产,夜间进行军事操练,开展挖地道、抗粮抗夫、镇压汉奸走狗的斗争,把日伪军搞得惶恐不安。
1941年夏,陈辉担任了联县青救教会主任。他首先在沈家庵举办了两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培养骨干200多人。接着,他组织地方武装,深入敌后,开展反扫荡斗争,使青救会成为一支重要的抗日生力军。
1942年11月,日军在冀中和平西地区实行“拉网式扫荡”后,又到处抓人,挖沟修路,扩建据点,进一步强化殖民统治。为保存有生力量而退到西部山区活动的中共房涞涿县委,决定派陈辉、肖炳林等20多名强有力的干部战士,组成一支武装工作队,深人到涞涿平原,进行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工作。
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陈辉和战友们穿过敌军封锁线,秘密来到拒马河畔的马踏营、古丘等村庄,陈辉奉派到偏僻的前铺村工作。在这里.武工队杀汉奸,除特务,鼓舞老百姓的斗志。半年时间,便在涞涿平原上的近30个村庄重新点燃了抗日的火炬。陈辉以突出的工作成绩受到晋察冀边区党委的通报表扬,被誉为“优秀共产党员”、“肯动脑筋,不畏艰险,出色完成任务的模范干部”。他的事迹还刊登在《晋察冀日报》上。
3“来无影去无踪的神八路”
陈辉不仅会做群众工作,写得一手好文章,还是一位英勇善战的指挥员,在房涞涿县群众中赢得了“来无影去无踪的神八路”的赞誉。
1942年8月,陈辉带领一支由60多个青年抗日先锋队员组成的游击队,配合县武装部队攻打涿县西北地区的石亭镇。这里驻有日军一个小队和伪军一个中队,共300多人。面对强敌,陈辉率领游击队员凭借路途熟悉、机动灵便的优势,时而集中,时而分散,牵着日伪军的鼻子转了5天,拖得敌人气喘吁吁,并且还击毙敌人30多名。
1943年春,陈辉调到房涞涿县政府负责民运工作,出色地开展了一系列统战策反活动。特别是他孤胆闯敌营,成功地策反了国民党涿县警备中队长李春芳。学生出身的涿县警备中队长李春芳是东北人,东北沦陷后来到华北,投靠涿县县长杨开明,日军占领华北后,被当了汉奸的杨开明保举当了警备中队长,但他还有一些良知,平日从不残害老百姓。在陈辉的教育感召下,他弃暗投明,带上队伍投奔共产党。在关键时刻,陈辉通知李春芳提早行动,集合队伍进山,从而保证了这支起义部队的安全转移。等县城的敌军援兵赶到歧沟炮楼时,只剩下岗楼上熊熊燃烧的火焰。
1943年冬,陈辉担任房涞涿县委委员,同时兼任第四区区委书记和敌后武工队政委。四区位于平汉铁路以西的拒马河西岸,是敌我犬牙交错之地,日伪军的炮楼哨所在这一带星罗棋布。他率领武工队乘机越过敌人封锁线,来到拒马河西岸,白天隐蔽于地道、山洞,发动群众,组建游击小组,晚上则出没于炮楼岗哨间,杀特务,抓汉奸,劝说伪军倒戈。尽管日军到处搜捕,清查户口,却连八路军的影子也未发现。1944年夏,地里的麦子熟了。根据上级指示,陈辉领导武工队员开展了一场护粮征粮的战斗。他一面组织武装阻击抢粮的日伪军,掩护群众快收快藏,一面动员当地一些富户将应征粮食送到拒马河畔八路军控制的地带,在他的得力领导下,如期完成了护粮征粮的艰巨任务。不久,他又率领武工队接连拔掉了孙庄、横歧、常村的三处日军炮楼,消灭敌人70多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使驻在县城的日伪军不敢轻易踏进拒马河西岸。
4“英雄抛碧血,化为红杜鹃”
1944年冬,日军对不断发展壮大的房涞涿抗日根据地恨之入骨,集中兵力对留守平原地区的抗日力量进行血腥“围剿”。11月11日,数百名日伪军进攻四区区委驻地马踏营,区长陈琳等30多名抗日干部战士壮烈牺牲。正在西部山区参加县委军政干部整训班学习的陈辉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回马踏营。望着烈士的遗体,悲愤的诗句涌上心头: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英雄抛碧血,化为红杜鹃;
丈夫一死耳,羞杀狗汉奸。
这是一首哀悼亲密战友的《祭诗》,也是他决心献身抗日事业的内心表白。谁曾料到,3个月后,他也倒在了日伪军的枪口下。
1945年2月,县委准备召开县区负责人会议,陈辉决定在会前到各村检查安排一下工作。7日这天,他与一名通信员来到黄楼岗村,不料被叛徒周永旺发现行踪。次日清晨,周永旺带着几名汉奸逮住了护送陈辉离村的房东范永坤,在严刑拷打下,范永坤供出了陈辉的去向。松林店日本特务队长荒谷川连忙带领100多名鬼子赶到韩村,团团包围了陈辉所在的王德成家。两名日本特务窜进屋内,枪口对着正在吃面条的陈辉嚷道:“你跑不了啦!”陈辉眼尖手快,抓起炕沿上的手枪“叭叭”几枪,打穿了一个特务的手腕。两个特务慌忙退出屋子,陈辉与随行的通信员不停地向外射击。王家院子周围的敌人也拼命朝屋内扫射。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敌人谁也不敢冲进去。突然,敌人往屋内扔进了一颗手榴弹,陈辉的左腿被炸伤了,他对通信员说:“在屋里等着不是个办法,我们一定要设法冲出去。”说完便扔出了两个手榴弹,他俩趁着浓烟冲了出去。但敌人层层围困,他们无法越过较高的院墙,只好一个退进西单房,一个退进东单房。“东头拿手榴弹的就是陈辉,快抓活的。”几个特务大声叫嚷着。眼见脱险无望,陈辉决心拼尽最后一口气与敌人斗到底。他手握一颗手榴弹,拖着受伤的腿迈出了东单房,两名鬼子一把将他拦腰抱住,这时,他竭尽全力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就这样,年仅24岁、才华横溢的陈辉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完成了一首壮丽的诗篇。
(摘自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