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繁體版 | 网站地图
区委 | 区人大 | 区政府 | 区政协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史风云>史料集萃>详细内容

太浮山武装割据考(摘要)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10 15:52:03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武装力量的形成

以临澧境内太浮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其武装力量的形成,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8年2月底,石门县委和石门南乡党组织决定,在石门花薮乡樟木岗成立湘西工农革命军第四支队,有队员50多人,枪10多支。司令余汉初,党代表袁任远。下辖两个中队,一中队队长蔡风鸣,二中队队长陈光昭。当时,石门县白洋、蒙泉、盘石、花薮,慈利县老棚、会同、云头山都建立了游击队。临澧境内,以立龙寨为据点,组建起第二区游击大队。

第二阶段:1928年5月,湘西工农革命军第四支队扩编,组编成三路军。(亦称三个大队)

第一路:由原组建的支队武装和石门、临澧的游击队组成。当时,支队武装在寺垭举行暴动,夺了花薮团防20多支枪,立龙寨游击队夺了福田土匪陈国衡部10多支枪。一路军司令仍是余汉初,党代表改由陈昌厚(湘西特委委员)担任,下辖3个中队,一、三中队由原支队武装和石门境内几支游击队改编,二中队由临澧境内立龙寨第二区游击大队改编。改编后的一路二中队,由肖渊泉(继任陈坤山)任中队长,刘子普任指导员,共有持枪队员96人,按驻扎地域分为3个分队,成为湘西工农革命第四支队中最有战斗力的一次武装。

第二路:由区团防队侯宗汉部和常德县境内的游击队改编。当时,国民党当局在各区都有区团防队,各有10—20支枪,盘石的侯宗汉有50多人枪,势力最强,且盘据太浮山。开始,侯宗汉对湘西工农革命军第四支队持中立态度,后投向革命,率部参加第四支队。湘西特委将其武装力量与在常德境内活动的游击队(领导人化名老冯,10多人枪)合编为湘西工农革命军第四支部第二路,侯宗汉(后叛变)为司令,冯希廉为党代表,下辖3个中队。

第三路:由慈利境内的几支游击队改编,司令张学阶,下辖4个中队。

至6月下旬,湘西工农革命军第四支队共有3路(大队)、10个中队,900多人,600多支枪。

二、武装割据的范围

1928年5月,以临澧境内太浮山为中心的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湘西工农革命军第四支队一路军控制石门南乡和临澧西部地区,二路军控制太浮山周围地区,三路军控制慈利大棚、会同、云头山地区。整个割据范围,东至临澧佘市桥,西至桃源界溪河及慈利老棚、五雷山,北抵石门城南20里的会垭山,南至常德县的石板滩、雷家铺,纵横200余里。

太浮山武装割据范围在临澧的分布,包括佘市区、保宁区、王化区、陈二区,计有40多个保,350多平方公里,几占临澧境域面积的三分之一。割据中心的太浮山,百分之七十属临澧境域。

张荣锦1985年5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