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繁體版 | 网站地图
区委 | 区人大 | 区政府 | 区政协
您的位置: 首页 >方志苑地>风物古迹>详细内容

阳陂水库侧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27 16:45:54 浏览次数: 【字体:

       

        阳陂水库曾被命名为“共青团水库”,座落在鼎城区周家店镇北面两公里的山丘区域,库容量40万立方。解放后,经过几次整修后,额定为小Ⅱ型水库。容量虽然不大,但它是灌区内1300亩田地以及遇天旱时老百姓生活的唯一水源。 最先修建阳陂水库的人,传说是东汉初期光武帝的姊丈樊重。他在分封的几万亩土地上,大兴水利建设。当时修建规模较大的陂塘有48座,阳陂水库就是其中一处。

         据说,当时从周家店往北靠天门岗边山脚下至黄井坪全长3公里,地势整体由西向东倾斜,可耕种面积为1300亩,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全是梯级地块,没有充足水源,大部分田地都是“望天收”。然而这片土地却紧贴樊重府第的北侧,樊府里的大小事情都常请这些佃户帮忙,因此,樊重对这片土地情有独钟,在他治理水系的工程中,这里被列为重中之重。 樊重组织工人在离边山西北两里远的猫儿山与对面的阳家山拦坝堵水,修建了长2里、高10米的大堤,建成一座大型陂塘。为了把水引到边山下的土地,又环三山开渠,再穿越甲山修建了一条长达10里的渠道。渠道工程远远大于拦坝工程,特别是甲山,要开辟一条面宽40米、底宽1米、深15米、长500米的渠道,总土方达15万立方。后来工程完工后,甲山也被改名为破甲山。渠道穿越甲山就进入了边山下的灌区,对灌区的渠道,又采取“长藤结瓜”的办法,使生活用水、蓄水与灌溉有机地结合,让渠道的作用发挥到极限。樊重组织工人们在甲山出口修了一个謄水塘(后来称吴堰),将水引入甲山塝100多亩田地,从謄水塘环山开渠,南延五里长的渠道上修建了高瓜堰、小堰、尤垱、丁垱、新屋垱、竹堰、小垱、长垱、彭堰、入团堰,共12个大小堰塘,总蓄水量在五万立方以上,为解决人们平时用水和短暂的旱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水库和渠道的建成,使这片偏坡土地的水源形成了初步体系。

         通过樊重的精心设计、治理,天门岗边山下的农民都乐于农业生产,过上了殷实的日子。

         解放后,人民政府依然维持这条水系的管理,1955年农业合作化后,对阳陂水库的大堤及渠道,全面进行了加高加固和疏导,并把渠道南延700公尺,扩大灌溉面积800亩。

         1958年冬天,人民公社成立不久,全国兴起了一股抛“卫星”的浮夸风浪潮,当时的阳陂水库属瞎于冲天公社天门大队,为了响应抛卫星的号召,大队干部经过苦思冥想,以阳陂水库为基础,组织青壮年劳力,对水库大堤除草填缺,然后向公社抛出了一个卫星:“说天门大队团总支组织共青团员为主体的青壮年男女劳力300人,以‘炮打万方土、车推两座山’的战术,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奋战,建成了一座阳陂水库,解决了2000多亩的农田自流灌溉难题。”公社党委对这个消息非常认可,当即将阳陂水库命名为“共青团水库”,并逐级上报。国务院收到这一消息后,召开全国广播大会,点名说:“湖南省常德县冲天公社的一个大队团总支组织300名团员和青年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建成了一座水库,像这样的卫星,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全国学习的榜样。”《中国青年报》以头版的整版篇幅刊登了这个巨大的卫星,并专题发表了社论,《湖南日报》也以“不平凡的一昼夜”为题发表了文章。“共青团水库”的名字,在阳陂水库延续的历史上,写下了无比“辉煌”的一笔。直到拨乱返正之后,才恢复阳陂水库旧名。因为这个插曲,阳陂水库及长达10里的渠道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维修。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体质的变更和区划结构的调整,原属于阳陂水库灌溉的水系被彻底打乱,渠道损毁,小塘坝荒废、淤平,大部分已改作田地,两个反水机埠被拆除,现在有效灌溉面积已不到300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