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繁體版 | 网站地图
区委 | 区人大 | 区政府 | 区政协
您的位置: 首页 >方志苑地>风物古迹>详细内容

索县古城遗址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01 10:21:17 浏览次数: 【字体:

春节到老丈人家拜年,闲来无事,看到屋门前的几个土堆发呆,它既不是山也不象是坟,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老丈人讲,他们城址村这原来是座城市,后来城市搬到常德城去了,那些土堆都是那时候遗留下来的。

我对断港头乡城址村是原来的古索县遗址所在地是有所耳闻的,也知道那里还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古索县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后来城市为什么又走向消亡了呢?我走近那些土堆,想重新找回遗址的历史。土堆不大,表层到处都是破碎的陶片瓷片,苔痕斑驳的瓦砾,就是走在田埂上,俯首细看,都会有收获。但可能是年代久远,我除了发现一块写有东祠村的石碑外,凭那些陶片、瓷片、瓦砾,我无法知道当时的一丁点信息。

回来问当地的老人,他们说很久以前城址村整个村是一座的很大城市,上个世纪70年代在地下挖出几人才能合包的古树,被当地农民拿回家做了家具,挖出的古井很深,还有水往外冒,挖出的青砖上写有“汉寿城”字样。我丈母娘说就在几年前,她在一个附近的土堆上挖红薯,挖出很多城砖,还搬回家几块呢,我赶紧要她找来看看,在厨房的柴草下,她搬来一块还算完整的泥砖,暗白色,长方形,中间有一些黑色的斑点,我拍照留存,心想回家后我一定仔细研究研究。

中南地区最大最早的古城

索县城城址村路口的省级文物保护碑上写到: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以(1983)80号文正式公布索县城古城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历史上关于索县的记载少之甚少。索县在历史上存在多久,到底是什么样的规模呢?

据常德市鼎城区文物管理处主任马耀华介绍,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索县城古城址就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麻面鼎足,说明早在4500多年前就有人居住。

查阅《中国古地名大词典》,索县,汉置,后汉改曰汉寿,故城在今湖南常德县北六十里。湖南文理学院历史系陈致远教授在《西汉武陵郡治的地望考》一文中,认为索县是西汉一代武陵郡治,《汉书•地理志》也把武陵郡治标于索县。当时的武陵郡管辖地包括今湖南境内沅水、澧水流域的常德、怀化、自治州、张家界四个市、北临湖北宜昌,西连四川东南和贵州东部,南达广西三江、龙胜等县,由此可见当时索县县城的规模。《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县十三:索、孱陵、临沅、沅陵、镡成、潕阳、迁陵、辰阳、酉阳、义陵、佷山、零阳、充”。从历史文献看,武陵郡是汉高祖时设置,应该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索县是其中的一个县,管辖地相当于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的部分地方和汉寿县,设置的时间至少在武陵郡之前,有人认为可能在先秦时期就有索县。索县地名的由来,有学者认为取之于屈原《离骚》:“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兮丽丽”、“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现在无从考证。

武陵郡从设置始,治所一直在索县,只是在王莽时期(公元9-23年)曾一度迁义陵(今湖南省溆浦县南)。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郡治被武陵蛮攻占后,朝庭将郡治迁于索县。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为镇压少数民族的反抗,武陵郡郡治移临沅(今长茅岭乡)。由此可见,东汉时期索县作为武陵郡郡治仅14年,但由于索县西汉时期作为武陵郡治200多年,又处于当时的洞庭湖边,农业生产、水路交通十分发达,古城的发展并没有因为郡治的迁移而停滞。

在郡治迁移九十年后,阳嘉三年(公元134),索县更名为汉寿县,取“汉朝万寿无疆”之意,推测当时索县县城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具备设置为较大军事、政治、经济中心的条件,荆州刺史治所迁移到了这里,成为古城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据《常德地区志•文物志》载:“索县,汉代城位于常德市东北30公里处的断港头乡城址村,该城分大小二城,坐北朝南向,东为大城,西为小城,中间有城垣相隔。大城南北宽600米,东西长600米;小城南北600米,东西300米。两城总面积为54万平方米。现残存城垣约为粘土夯筑,城垣残高3~4米,宽12~18米。有东、西、南、北4门。城四角有嘹望台,残高7~8米。四周有护城河,宽30米左右。城东是崆咙观,观宇虽毁,但遗址尚存,汉砖汉瓦,遍地皆是。据推测当时应该是南方最大的城市。

荆州刺史治所 汉寿城

公元134年,汉朝已经处于东汉中期,当时“江南宗贼”势力强盛,足以与地方官府相抗衡,朝廷为了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将荆州刺史治所从江陵迁移至索县,并改索为汉寿。从当时荆州管辖的范围来看,索县也正处于荆州的中心。索县古城由县级治所一跃升为京城以下州的首府,地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的一部分,成为当时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刺史是一个州的长官,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国设十三部(州),其主要职责是巡察下属郡国政务,年终遣吏到京城向司徒府汇报,劾奏不称职的郡国长官。开始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出于巡查方便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各州之间多以大山、大川为界,避免翻山渡水的麻烦。荆州部刺史,掌察举荆州1国6郡115县:长沙国(13县)、南阳郡(36县)、南郡(18县)、江夏郡(14县)、桂阳郡(11县)、武陵郡(13县)、零陵郡(10县)。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州刺史开始有了固定治所,长期驻在地方,每年只派属员赴京奏事就可以了,并掌握了升降地方官吏的大权。但其此间的职能仍以监察为主。

随着州演变成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其内部组织结构、人员编制等也相应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东汉后期的州级机构内,除设主官刺史(州牧)外,属官亦大大增加,如:别驾从事、部郡国从事、主簿,门亭长、功曹书佐、孝经师、月令师、律令师、簿曹书佐、典郡书佐等。这时的州级行政机构主要职权也今非昔比,变化很大,既掌监察,又管行政。

灵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王睿任荆州刺史,因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原长沙太守孙坚因挟私怨逼迫王睿自杀。为了平定这一大片区域的战乱,朝廷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来荆州之前,刘表出任北军中候(掌管禁军的一种军职)。当时,他以大智大勇,单人独骑地进入宜城,找到南郡望族蒯氏兄弟蒯良与蒯越。随后,他在二蒯的支持下,首先以诈谋平定了荆州“江南宗贼”。后来,他将州治移到襄阳,又平定了江南的零陵、长沙等郡,扭转了荆州的混乱局面。鉴于他迅速地掌控住了这片区域,故朝廷晋升其为荆州牧、镇南将军,封成武侯。刘表将州治移襄阳,主要是出于个人安全考虑。汉代学者扬雄在作《箴》中就曾告诫道:“包荆与楚,风剽以悍,气锐以刚,有道后服,无道先强。”荆楚大地,民风剽悍,但凡有血亲之仇,哪怕刀山火海,受害人的家族子弟都会舍命追偿。刘表一举手之间,杀了几十个江南豪族大姓的首领,他日夜忧惧如此众多的仇家会不惜血本地来取他项上的人头,待在汉寿城是非常危险的。后来刘表经过几年努力,荆州治理得有声有色,“开土遂广,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继而在东汉末年成为仅次于袁绍、袁术兄弟的一股强大势力。

由此推断,汉寿城作为荆州刺史治所是在公元134年至公元190年间,共57年。57年间,古城的变化现在无人考证。

后 记

历史文献已经佐证,索县的发展主要在东汉时期。东汉以前,经济发展区域主要在淮河以北,特别是包括关中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的人口分布,也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的司隶、豫、兖、冀、青、徐等六州。到了东汉后期,这种情况有了较大的变化。黄河流域的某些经济发展地区人口减少,出现了衰落的迹象。江南地区由于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他们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当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人口急剧增加,南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地区,人口在急剧上升。洞庭湖周围地区及成都平原一带,成为新的经济发达区域。索县应该是当时江南地区发展的典型。公元134年至公元190年间,是索县发展的鼎盛时期。

东汉后期公元190年左右,外戚用事、宦官专权,政治开始趋于腐败,社会渐显动荡,最终分裂亡国。三国时常德一带为东吴,改汉寿为吴寿,赤乌十一年(248年),吴寿县析置龙阳县。晋代又改吴寿为汉寿。据《隋书•地理志》载,隋开皇九年(589年),临沅县、沅南县及汉寿县合并为“武陵县”。基本可以推测,在公元190至公元589年,共400年,现索县古城作为县城仍然存在,武陵县设立后,县城随之迁至现常德市地区。

《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关羽降曹后,解白马之围,曹操表奏其为汉寿亭侯。东汉时,十里为一亭,十亭一乡,亭当时只相当于村一级行政单位,以关羽当时的战功,汉寿亭侯应该是很大的奖赏,也可以推测当时汉寿城的繁华程度。一些学者对此不了解,将关羽误为汉•寿亭侯。

唐元和元年(806)至十年,刘禹锡任朗州司马,曾踏寻该城故址,并赋诗一首《汉寿城春望》以纪之:古荆州刺史治亭,其下有子胥庙兼楚王故坟。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刘禹锡到古城游历是在古城作为县治的200多年后,当时城市已经荒废,但仍然可以看到曾经的繁华。

常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以其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而自豪,以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骄傲。但是每当我向外地人介绍常德,外地人来常德旅游时,我除了给他们不厌其烦的介绍现代奇迹常德诗墙外,想寻找常德城市悠久的历史记忆,搜肠刮肚就是想不起来。索县――作为中南地区历史上最早最大的城市,是常德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索县古城遗址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古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也是我们建设文化名城的必由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