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书院
阳明书院遗址位于今常德市城区朗州路友阿商业广场南侧。《嘉庆常德府志》卷十五《学校考二》记载:“阳明书院,在府北关外。明正德间,兵部员外郎王守仁以言事忤旨,谪戍龙场驿。道经武陵,与蒋信、冀元亨讲学于此。因构棹楔一座,大门三间,大堂三间,川堂一间,左右厢房共六间,后堂三间。亭榭具备。额曰‘阳明书院’。今址存院废。”清同治元年《武陵县志》卷之二十二《学校志·书院》亦载:“阳明书院,在县北城外。明王守仁谪戍龙场,道经武陵,与蒋信、冀元亨讲学于此。因构棹楔舍宇,额曰‘阳明书院’。今废。”
据笔者考证,上述两部方志所说的“府北关外”“县北城外”就是指当时的城北“拱辰门”外广济桥(旧名土桥)附近,也就是今天友阿商业广场南。明清时常德城有四个主城门,另有两个辅城门。城东称“永安门”,城南称“临沅门”,城西称“清平门”,城北称“拱辰门”。“拱辰门”在今常德市一中以北不远处,20世纪50至60年代,市一中校园后面的城堤上还保存了很长一段城墙,就是“拱辰门”的城垣,城垣与广济桥毗连,广济桥两边就是护城河。古代常德的护城河直通沅江与内河(渐水),水上交通很方便。上述方志都说阳明书院“因构棹楔”一座,“棹楔”就是“船埠头”,即船码头。可见阳明书院是建在广济桥附近的护城河边,便于远方学子乘船就读。
明正德三年(1508),王阳明途经常德时,寓居城西潮音阁。当时,历任“刑、礼、兵、吏四科都给事中”的武陵人杨褫,“以(因)忤刘瑾,致仕归,构闻山精舍,偕蒋信、冀元亨诸人讲学”。杨褫在京师任职时就与王阳明相好,听说他来到常德以后,立即带领蒋信、冀元亨等人到潮音阁拜访他。王阳明第一次在常德讲学之后,蒋信与冀元亨又跟着他去龙场驿继续求学。正德五年(1510),王阳明升任庐陵知县,再次路过常德,蒋信与冀元亨等人又邀请他第二次讲学。这两次讲学,对开启武陵民智、传播阳明心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此后不久,武陵儒绅自发捐资,在其讲学之处——广济桥(土桥)附近兴建了阳明书院,并在离书院不远的“启贤门”一侧,修建了“阳明祠”,供人们祭祀,《嘉庆常德府志》卷十二《秩祀考·庙坛》、清同治元年《武陵县志》卷之十二《祠庙》均有记载。
阳明书院既为纪念王阳明而建,又秉承他的学术思想,在武陵学界开一代新风。其亲炙弟子冀元亨在阳明书院讲学时,主张“为学务探本源,不为口耳之习”。明正德十一年(1516)他参加湖广乡试,主考官以“格物致知”发策,他不以朱熹的《四书集注》等儒家传统之说作答,而根据王阳明的最新观点加以阐发。主考官认为他独辟蹊径,颇有见地,破例录取他为举人。后来,他又跟随王阳明去江西研习阳明心学,学业精进。回到阳明书院讲学时鼓励生徒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诸生深受教益。